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设为首页| 收藏此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 中心动态

薪火点亮文旅新篇|2025“黔旅工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黔南州)圆满结业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25年5月30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5“黔旅工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在黔南州都匀市圆满结业。

01结业仪式

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党总支书记罗代兵、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庄繁等领导出席了结业仪式,2025“黔旅工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

罗代兵书记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发言,他代表主办方对关心支持培训活动的各级领导、授课老师表示感谢,向取得好成绩的学员表示祝贺。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3月份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黔南州民族传统文化非遗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经过几天的学习观摩与交流,学员们对传统工艺有了新认识,树立了非遗传承的理想信念,对“黔旅工匠”品牌有了新理解。他希望学员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将学到的知识、理念和技能运用到民族工艺作品产品开发中,为黔南州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刘庄繁副局长在讲话中回顾了本次培训的历程,提出三点共勉:一是结业不是终点,而是实践的新起点,希望学员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金钥匙,在文旅产品设计、品牌营销、业态融合中大胆创新,让黔南的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二是匠心需要传承,更需与时俱进,要以工匠精神坚持苦练基本功,在作品中融入创新元素,以敬畏之心和责任之心守护文化根脉,用短视频、AI 等新手段讲好黔南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三是合作方能共赢,团结就是力量,文旅高质量发展需要全行业协同发力,期待学员们以此次培训为纽带,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形成景区联动、产业互补、人才共育的生态圈,携手让非遗之花在时代沃土中绚丽绽放。

在学员代表发言环节,贵黔茶妹子茶叶负责人冯堃表示三天的培训时光虽短,但让他们在贵州文旅融合的浪潮中触摸到了传统与未来碰撞的脉络。通过聆听专家解读文旅融合国家战略,在非遗文化与生态旅游的鲜活案例中,学员们对如何让贵州的好山好水会说话、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有了更清晰的方法论。冯堃还提到,结业后他们将带着非遗数字化创新思路、新媒体运营实战技巧以及对 “黔旅工匠” 的郑重承诺重返岗位,以科技赋能传统,以创新激活山水,让贵州的非遗和山水成为兼具流量与魅力的文旅新地标。

学员代表周丽娟作为贵州唐人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以及高校教师,她深切感受到黔南非遗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命力,见证非遗工作者的匠心与坚守,也看到新生代学子为古老技艺注入的活力。周丽娟认识到非遗传承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保护与创新的共振,需要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拥抱现代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形式,让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跨越地域界限,走进更多人视野。

最后,结业证书的颁发为此次“黔旅工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02课程回顾

此次培训围绕黔南民族民族文化、非遗挖掘与传承、文化服务创新等核心课题展开,通过课堂上的思想碰撞,学员们带着问题来,又带着答案走,展现了新时代黔旅工匠的奋进姿态。

中共黔南州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经济学教授杨盛琴为学员们带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讲座。杨教授系统讲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时代背景、科学体系、核心要义、伟大贡献和历史地位,为学员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启迪。

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二级教授、省管专家、一级作家李钢音在讲解《贵州非遗出圈密码——破局与突围》时指出,贵州非遗成功“出圈”在于坚守、自信、深挖、平台和奇招这五个核心密码。坚守是代代相传的匠心传承;自信源于非遗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要坚定文化自信;深挖是深入挖掘非遗内涵和故事,展现其韵味;平台指打造多元展示平台,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创等产业融合;奇招则强调创新推广手段,以独特创意吸引大众,提升影响力。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拓展中心首席市场官刘东老师以《新时代非遗传播—智能媒介的创新应用》为主题,从四个方面展开讲解:首先认清网络平台的复杂性与现实性;其次培养技术与技巧相关的思维能力;再次通过实战案例分享偶然与必然背后的经验;最后以“送礼物”的方式为非遗传播助力。刘东老师提出重塑媒介认知、破解平台复杂生态、淬炼思维能力、运用创意村创意,深度剖析千万级案例,揭示流量背后的必然逻辑,用实战总结为学员们开展非遗传播添翼。

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刘杰在讲授《新媒体赋能农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探索研究》时,聚焦乡村旅游与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剖析了日本、法国的典型案例,阐述了新媒体赋能的必要性,介绍了贵州的现状与案例,分析了发展痛点,并讲解了新媒体的定义、核心作用及赋能策略。他呼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任重道远,需要携手共进,主动作为,用心践行。

03学员交流会

在黔南非遗传统手工艺与旅游文创商品交流会上,丰富的非遗手工艺品与创新旅游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现场展示的水书文创产品、精美的陶瓷茶具、色彩斑斓的马尾绣和精细的刺绣作品,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匠心独运的艺术价值。学员们不仅展示了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还生动地讲述了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对跨界融合发展的期待,希望通过相互学习与合作,共同推动黔南州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旅的繁荣与发展。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文旅从业者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中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相信在未来的文旅发展中,学员们定能充分发挥所学,为黔南州乃至贵州的文旅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新的高峰。



编辑 | 邓迪丹

图片 | 田跃进 陈静

审核 | 谢丽华

核发 | 罗代兵 龙佑铭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